日本美学三部曲之「物哀」

在日本美学中,有三种特别的美学类别,分别是幽玄、物哀与侘寂,称之为美学三部曲,我们将通过三位松盛优住资深设计师来为大家介绍这三种特别的日本美学在家装设计中的作用与含义。首先我们请到的是北京松下住空间资深设计师王玲燕老师,请她为大家介绍「物哀」之情。

“您是怎么看待日本「物哀」所传达的一种特别美学?”笔者问道。

“我们每天所做的事情,在我们看起来几乎都是有意义与有价值的。譬如我们设计师,给客人设计的房子,这是有意义的,对吧?”王玲燕老师反问道。

“没错,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嘛,自然是有意义的。”笔者说道。

“然而,佛教里的「三法印」中说诸行无常,世界上任何一件器物都需要经历住、大、坏、空四个阶段,再有意义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都没有办法保持永远的常态,最终都会破坏掉。一套新施工完毕的房屋,居住五年,家里就难免会出现各种损坏,需要修缮,居住十多年可能就需要重新进行装修了。一些贴身的软装物品,譬如枕头,可能多半年就需要扔掉换新了,那么我们做的事情还有意义吗?”王玲燕老师又问道。

“当然还是有意义的,事物本身存在就有意义,从新变旧也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人们是享受到了它存在价值的。不可能说,怕新枕头变旧,就干脆睡觉不用枕头了。”笔者说道。

“哀是一种带有一种忧郁情感表现,也是对待苦楚的一种反应。佛教中又有众生皆苦的理论,我们所谓快乐只不过是痛苦暂时停止了一下,与之对应的是极乐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楚,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体验快乐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想要苦特别容易——一顿饭不吃就难受了。”王玲燕老师说道。
“世间一切皆无常让人们对于物质与生命有一种消极的价值观,从而产生了一种悲悯之心,这种悲悯心被用在了物质上,就是看着秋天萧瑟之落叶,独坐小楼下,淡淡哀伤。”王玲燕老师说道。

“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但一切事物,无论它是否美好,最终结局都是毁灭的。它最初的美好与最后的毁灭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在一些人看来,旧的衣服同样很贴身舒服,这就是物哀之情。物哀的意义是,随着时间流逝,它虽然已经濒临毁灭了,但却没有被抛弃掉,始终停留在时间尽头那一刻,并寄托着人赋予事物的情感。”王玲燕老师说道。

“日本对于器物往往会人格化,万物有灵,器物亦有器灵,工匠对于手工品的打造,拥有者对其情感上的倾注,都会赋予物品灵性。这听起来像是玄幻小说的情景,但这也是物哀的一种体现吧,所谓日本「工匠精神」就是这么来的。”王玲燕老师说道。


“为什么一提到日本的物哀之美,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日本的陶瓷修补技术?”笔者问道。


“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给世界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物质与文化遗产,其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瓷器了。用泥土施以釉色,在窑中进行高温烧制,让泥土呈现出玉器的光泽,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器物之美。中国古人有专门的陶瓷修补工艺,称之为金缮,传到日本之后也称之为金继(Kintsugi)。”王玲燕老师说道。

“中国的瓷器收藏讲究完好无缺,哪怕是前朝的古董官窑瓷器,一旦发生破损,其价值等同于零,所以陶瓷器修补只为了满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使用。陶瓷的修复需要器物本身胎壁粗厚笨重,随着中国瓷器烧造工艺的提升,瓷器越来越薄,也越来越硬,只能采用锔钉修复,就是用金刚钻在破裂的瓷片上钻孔,并用铜钉固定的工艺,「没有这金刚钻,别揽着瓷器活儿」就出自于此,后来修复瓷器在中国就逐渐淘汰了。”王玲燕老师说道。

“古代日本并不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古代又以粗苯厚重的陶器烧造为主,从中国进口瓷器更被贵族视为国宝,瓷器的修复就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破损的瓷器多用大漆粘合,并作为新的釉色与金漆。修复后的瓷器不仅能满足日常使用,还呈现了一种独特的自然破碎美感。在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很喜欢这种修复后的器皿,在他看来,金缮最宝贵的不是它的修复技术如何,而是一种惜物的态度,与破碎后器皿所呈现出的自然之美。在他的推动下,金缮成为了日本的「国粹」之一,甚至金缮匠人还有九级段位。”王玲燕老师说道。

“这里要注意的是,物哀所并不是刻意追求修复后的金色裂纹那种美感,而是一盏喜爱的杯子在使用许久后,意外破损了,拿给匠人重新修复所呈现的样貌。绝对不是为了所谓的金色裂纹,把新的杯子敲碎后再去修补。”王玲燕老师说道。
“物哀需要有个前提,就是喜爱。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物资不丰富的情况下,瓷器是很容易被人喜爱的物品。它器型灵巧优美,茶道与日常餐饮,家居摆放与法会祭奠都用得到。另外,瓷器很脆弱且昂贵,自古以来都是作为一种传家宝,身价远远高于金银器的,一件元代的青花瓶子现如今甚至可以卖出一吨黄金的价格。”王玲燕老师说道。

“物哀是不是就是守旧,是不是就没办法接受新的事物与潮流呢?”笔者问道。

“物哀与新旧无关,家装家居与其它科技产品不同,科技追求的是新潮,哪怕是丰田TOYOTA这样的巨擘,在电动车领域落后了都面临淘汰的后果。但在室内空间里,一盏千年以前宋代样式的宫灯并不会比一盏科技新潮的LED灯要差到哪里。”王玲燕老师说道。


“松下住空间的口号,陪伴人生的每一次改变,我觉得这句话特别有意思。人会慢慢长大、成年到衰老。松下的产品会陪伴着每位客人一起去经历这个过程。”王玲燕老师说道。


“我们经常说的一个故事,松下的整装服务在施工的时候会在门框特别嵌入一个木质基层,松下的木门就是直接用螺丝固定在基层上即可,不用打发泡胶,且更加牢固。如果搬家的话,门套与门可以完整卸下来,安装到新家里去。”王玲燕老师说道。


“我们曾经有一个客人,之前家中有两扇松下木门。十年后,他们搬到新家,把两扇旧门也带了过去,房间多了一个,因此又在我们这里买了一扇门。客人发现,新买的门与旧门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变化。也就是说,松下住建从二十年前进入中国后,一直都在卖同一款产品,更新极其缓慢。在日本也是,很多家居建材类产品,一直还在卖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款式。”王玲燕老师说道。


“物哀在家装领域如何体现的呢?”笔者问道。

“物哀关注的并不是事物本身的新旧,还是一种从新变旧,变坏的过程。或者说,对待旧事物的一种态度。比方说家中的地砖被重物砸开裂了,我们完全可以用金缮的方法去修补,在保留原有痕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自然的残缺之美。现在很多设计喜欢用灰色的水泥,水泥材质并不稳定,很容易有裂痕,金缮的修补会是一种新的升华,也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审美。”王玲燕老师说道。

您可能还喜欢...